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1503  2015-34<第三堂課>

1.你的心不能沉沒太久;煩惱熾盛的時候,特別需要祈求。
2.把文字認識,了解文字真正主要要告訴我們些什麼,然後讓我們根據佛菩薩祖師告訴我們的,對境的時候慢慢去體會。
3.又若能念,願我當得,如所隨念,如是佛者,是發菩提心,一切晝夜恆得見佛,於臨終時任生何苦,然隨念佛終不退失。三摩地王經云﹕「教汝應悟解,如人多觀察,由住彼觀察,心能如是趣。如是念能仁,佛身無量智,常能修隨念,心趣注於此,此行住坐時,欣樂善士智,欲我成無上,勝世願菩提。」又云﹕「清淨身語意,常讚佛勝德,如是修心續,晝夜見世依。若時病不安,受其至死苦,不退失念佛,苦受莫能奪。」<廣論P103>

3 則留言:

  1. 回覆
    1. 又云﹕「清淨身語意,常讚佛勝德,如是修心續,晝夜見世依。若時病不安,受其至死苦,不退失念佛,苦受莫能奪。」任何人於臨終時能升起皈依之心苦受莫能奪。甚至於不墮三惡趣苦!

      刪除
    2. 引三摩地王經云﹕「教汝應悟解,如人多觀察,由住彼觀察,心能如是趣。如是念能仁,佛身無量智,常能修隨念,心趣注於此,此行住坐時,欣樂善士智,欲我成無上,勝世願菩提。」

      刪除

卷第四百六

第二分善現品第六之一 (2025.10.10) 一、摘錄  「復次,善現!譬如外事所有草、木、根、莖、枝、葉及花、果等唯有假名,如是名假不生不滅,唯假施設謂為外事草、木、根等。如是一切唯有假名,此諸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不可得故。如是,善現!若菩薩摩訶薩、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