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備覽_釋律境想難


備覽_釋律境想難<107.04.02>

1. 課文:
▲戒疏續云『答。此由境差、方便罪也。  由非人來、人想不捨、殺張心成而境乖異。望張方便、望非人邊本無罪也。具足五緣殺非人者、但中罪。如何其因已是中罪、義不然也。』    行宗釋云『二引釋二、初引他師約本境釋二、初約想心解又三、上二句定罪。  由下釋所以。彼謂律結中罪、還從本境、不望非人。  具下引殺非人罪質成上義。五緣者一是非人、二非人想、三有殺心、四興方便、五命斷。如何等者以非人作人想、在人為境差、望非人為想差、故是殺非人因也。謂果罪但中罪、豈得因罪即結方便中罪耶、以非人方便但下罪故。此明律結中罪、不望非人。斥他異解、故云不然也。』

△戒疏續云『有人言。上立異境想疑心中。想則決徹、人差結重、餘則無心但屬本境。疑則不爾、緣兩境生、故就兩境雙結二罪。』    行宗釋云『二斥疑心解三、初示他解。彼謂想心同上。疑心不同、以未決徹、本異二境並有心故。云二罪者本境方便中罪。人異境是上罪、餘三異境並疑心中罪。』

2. 讀文釋意,知初師決擇理路“律結中罪、還從本境、不望非人”;次師意指“疑則不爾、緣兩境生、故就兩境雙結二罪 。藉由經典文字,瞭解初師、次師理路、徹知初師、次師心意。藉由經典文字,讓我們與祖師心意相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卷第四百六

第二分善現品第六之一 (2025.10.10) 一、摘錄  「復次,善現!譬如外事所有草、木、根、莖、枝、葉及花、果等唯有假名,如是名假不生不滅,唯假施設謂為外事草、木、根等。如是一切唯有假名,此諸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不可得故。如是,善現!若菩薩摩訶薩、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