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0827)誦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六十九卷,發現長久以來,對於經文的理解,僅能止於念誦的層次,看不懂經文。突想若能多串習廣論的內容,應能對經文更相應。
故再次複習廣論重點:
甲三,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重點在「聽聞、說法及完結軌理」。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重點在「親近善士」、「修習軌理(加行/正行/完結)」、「暇滿」及「道次引導」。
戊一,下士道(希求後世),分「念死無常」、「三惡趣苦」、「皈依三寶」及「深信業果」四法類。
.業果法則:業決定理者、業增長廣大、所未造業不會遇者、已造之業不失壞者。
.四力淨修,若深深瞭解此境此身為業所感,若要改善,四力淨修(或有具體儀軌之35佛懺)是應精進不懈之修行下手處。
戊二,中士道(希求解脫),分「希求解脫」、「思維苦諦」、「思維集諦」、「十二緣起」、「除邪分別」、「解脫正道(煩惱因相及對治) 」六法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