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13春07
2015週53
廣論:P223L10~P224LL1
手抄(第十三冊):P4~P16
1.科判:(*表本週進度)
壬二 如次正修分三
癸一 修習希求利他之心分二
子一 引發生起此心所依分二
丑一 於諸有情令心平等
丑二 修此一切成悅意相
子二 正發此心分三
丑一 修慈
丑二 修悲
丑三 修增上意樂
*癸二 修習希求菩提之心
*癸三 明所修果即為發心
癸一 修習希求利他之心分二
子一 引發生起此心所依分二
丑一 於諸有情令心平等
丑二 修此一切成悅意相
子二 正發此心分三
丑一 修慈
丑二 修悲
丑三 修增上意樂
*癸二 修習希求菩提之心
*癸三 明所修果即為發心
2. 雖然有幫助別人的心,但是你必定要有幫助別人的能力。。同樣的道理,雖然我們看見的苦,我們想脫苦,但是你必定要有脫苦的方法。
3.
你要幫助一切人的心,怎麼樣才能夠滿幫助人的願─這個時候,叫作菩提心。
4.
如皈依中說,由思惟身語意三事業功德,先應盡力增長淨信。論說信為欲依,次於彼德發起誠心證得之欲,則於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種智必不可少。
5.
「魚子菴樹果,菩薩發大心,三事因中多,結果者甚少。」這個魚產卵的時候,非常多、非常多,一大堆成千上萬的,但是最後那些能夠長出來的,很少;菴樹也是另外一種。還有菩薩發心,發心的人非常、非常多,但是結果的時候,非常少、非常少。為什麼呢?為什麼呢?
*為什麼原因呢?就是理路不清楚,次第不明白;乃至於明白了以後,也沒有如量、如理如量地修證,去增上它。(如何做?請看第8項)
6. 所以眼前是以自力,然後因力,不斷地加行,再加上外面的力量來配合,四力(自、他、因、加行)具足的話,那更是堅固!
7.
如果我們 善根不夠,力量不足的時候,他告訴我們種種不同的方法來加強它。這個裡邊最好的一樣東西:「隨喜」!你在任何時候,少用功力。還有一個:「供養」。你不要用太大的功力,就可以能夠積聚無比的、圓滿的廣大資糧。
8.
第一個你正確地、如理了解了,你只要去做。我們總是看見什麼,總是馬上反應到;看見的事情是外面的,然後呢你現在修的,是修你自己的─怎麼樣把外面看見的情況,經過你的正知見,變成功你的功德。他不對,你了解了他不對,你要策發你的悲愍心;他對了,你了解了這個,然後你的隨喜心。所以不管他對、不對,對你來說總是增長功德。否則你看見不對,你就輕視他;看見他對了,你就嫉妒他。結果同樣地不管對是不對,你總歸自己傷害自己。然後你做對了,更進一步你還要隨喜。別人你也隨喜,自己也隨喜,所以不管遇見任何環境一切時處,你一直在增長。
(發心後增上意樂之實修方法)
9.你隨時用那個正知見,因為那個正知見的力量很微弱,你保護那個正知見的力量,那就是內心當中必然產生的這種戰兢惕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