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1307  201549
廣論:P217L4~P219L7
手抄(第十二冊):P205LL2~P236L7

1.  在本論剛一開始的時候,教我們修行的時候,先修什麼?修皈依。他修皈依的時候,幾個條件,第四個條件,坐下了,然後你就坐在這個地方,皈依觀想資糧田,那就是我們的三寶,它一定要明現,跟你的身心相續和合。因為你看得清清楚楚前面是佛,然後你了解得明明白白你現在是苦,所以我現在的苦,一心皈投這個佛。那是下腳第一步,這已經有了;萬一沒 (p207) 有,那麼你要怎麼樣?懺悔業障、積聚資糧,然後等等。

2.  師父說的第四個條件,是指廣論41頁六加行中第四加行

【既安住已,歸依發心,決定令與相續和合。於前虛空明現觀想,廣大行派,及深見派,傳承諸師。復有無量諸佛菩薩,聲聞獨覺,及護法眾為資糧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卷第四百六

第二分善現品第六之一 (2025.10.10) 一、摘錄  「復次,善現!譬如外事所有草、木、根、莖、枝、葉及花、果等唯有假名,如是名假不生不滅,唯假施設謂為外事草、木、根等。如是一切唯有假名,此諸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不可得故。如是,善現!若菩薩摩訶薩、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