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

卷九十七 如是一切皆無所有性不可得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九十七 
<初分求般若品第二十七之九>105.03.05

1. 如是一切皆無所有性不可得

經文「憍尸迦!菩薩摩訶薩所行般若波羅蜜多,不應於預流向預流果法性求,不應於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法性求;不應離預流向預流果法性求,不應離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法性求。所以者何?若預流向預流果法性,若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法性,若離預流向預流果法性,若離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法性,若菩薩摩訶薩,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求如是,一切皆非相應非不相應、非有色非無色、非有見非無見、非有對非無對,咸同一相,所謂無相。何以故?憍尸迦!菩薩摩訶薩所行般若波羅蜜多,非預流向預流果法性;非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法性;非離預流向預流果法性,非離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法性。所以者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性不可得。由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所行般若波羅蜜多,非預流向預流果法性,非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法性;非離預流向預流果法性,非離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法性。是故菩薩摩訶薩所行般若波羅蜜多,不應於預流向預流果法性求,不應於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法性求;不應離預流向預流果法性求,不應離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法性求。

2. 誦完此卷經,腦中閃過師父在備覽手抄稿的一段開示:「是故智人初受歸時專心緣此真正有智慧是真正認識透過了文字內心上面真正看見了這個才是我們容易產生誤解的話有的人不要文字了以為這個樣那根本摸不到;有的人事藉重著文字就停在文字上面去轉。」預流向預流果等諸法,比之於師父開示中的文字,是指向實證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不應停留在諸法,也不能不要諸法菩薩摩訶薩應藉由透過對諸法門的認知與實證,去真正瞭解般若波羅蜜多的內涵與實相(咸同一相,所謂無相)

卷第四百六

第二分善現品第六之一 (2025.10.10) 一、摘錄  「復次,善現!譬如外事所有草、木、根、莖、枝、葉及花、果等唯有假名,如是名假不生不滅,唯假施設謂為外事草、木、根等。如是一切唯有假名,此諸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不可得故。如是,善現!若菩薩摩訶薩、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