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卷第一百七十九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七十九 
<初分讚般若品第三十二之八>106.07.15

1.        諸法無生無滅無自性無所有無相無願遠離寂靜不可得不可思議無覺知勢力不成就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生無滅無自性無所有無相無願遠離寂靜不可得不可思議無覺知勢力不成就。

經文

「復次,世尊!無明無生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生;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無生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生。無明無滅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滅;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無滅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滅。無明無自性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自性;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無自性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自性。無明無所有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所有;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無所有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所有。無明空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空;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空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空。無明無相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相;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無相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相。無明無願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願;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無願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願。無明遠離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遠離;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遠離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遠離。無明寂靜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寂靜;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寂靜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寂靜。無明不可得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不可得;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不可得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不可得。無明不可思議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不可思議;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不可思議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不可思議。無明無覺知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覺知;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無覺知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覺知。無明勢力不成就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勢力亦不成就;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勢力不成就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勢力亦不成就。世尊!我緣此意,故說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多名大波羅蜜多。

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

卷第一百七十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七十八
初分讚般若品第三十二之七 <106.07.02>

1. 非有所得想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經文:

「復次,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起如是想:『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於內空若作大小、不作大小,於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若作大小、不作大小;於內空若作集散、不作集散,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作集散、不作集散;於內空若作有量無量、不作有量無量,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作有量無量、不作有量無量;於內空若作廣狹、不作廣狹,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作廣狹、不作廣狹;於內空若作有力無力、不作有力無力,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作有力無力、不作有力無力。』世尊!是菩薩摩訶薩名大有所得,非行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非有所得想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故。

卷第一百七十七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七十七
初分讚般若品第三十二之六<106.07.02> 

1.「若新學大乘菩薩摩訶薩不依般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起如是想:『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法作大作小、作集作散、作有量作無量、作廣作狹、作有力作無力。』是菩薩摩訶薩由起此想非行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

經文:
「復次,世尊!若新學大乘菩薩摩訶薩不依般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起如是想:『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於內空作大作小,於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亦作大作小;於內空作集作散,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作集作散;於內空作有量作無量,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作有量作無量;於內空作廣作狹,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作廣作狹;於內空作有力作無力,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作有力作無力。』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由起此想非行般若波羅蜜多。 

2. 如是一切皆非般若波羅蜜多等流果故

經文:
「復次,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起如是想:『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於內空若作大小、不作大小,於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若作大小、不作大小;於內空若作集散、不作集散,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作集散、不作集散;於內空若作有量無量、不作有量無量,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作有量無量、不作有量無量;於內空若作廣狹、不作廣狹,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作廣狹、不作廣狹;於內空若作有力無力、不作有力無力,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作有力無力、不作有力無力。』世尊!如是一切皆非般若波羅蜜多等流果故。

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

卷第一百七十六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七十六 
<
初分讚般若品第三十二之五>106.06.11

1.若新學大乘菩薩摩訶薩依般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起如是想:『 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法作大作小、作集作散、作有量作無量、作廣作狹、作有力作無力。』是菩薩摩訶薩由起此想非行般若波羅蜜多。

經文:
「復次,世尊!若新學大乘菩薩摩訶薩依般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起如是想:『 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於內空作大作小,於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亦作大作小;於內空作集作散,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作集作散;於內空作有量作無量,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作有量作無量;於內空作廣作狹,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作廣作狹;於內空作有力作無力,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作有力作無力。』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由起此想非行般若波羅蜜多。 
  
2.若新學大乘菩薩摩訶薩不依般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起如是想:『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法不作大不作小、不作集不作散、不作有量不作無量、不作廣不作狹、不作有力不作無力。』是菩薩摩訶薩由起此想非行般若波羅蜜多。

經文:
「復次,世尊!若新學大乘菩薩摩訶薩不依般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起如是想:『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於內空不作大不作小,於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亦不作大不作小;於內空不作集不作散,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不作集不作散;於內空不作有量不作無量,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不作有量不作無量;於內空不作廣不作狹,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不作廣不作狹;於內空不作有力不作無力,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不作有力不作無力。』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由起此想非行般若波羅蜜多。

2017年5月29日 星期一

卷第一百七十五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七十五 
初分讚般若品第三十二之四<106.05.29>

1.     若新學大乘菩薩摩訶薩依般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起如是想:『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於諸法不作大不作小,不作集不作散,不作有量不作無量,不作廣不作狹,不作有力不作無力。』是菩薩摩訶薩由起此想非行般若波羅蜜多。

經文
「復次,世尊!若新學大乘菩薩摩訶薩依般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起如是想:『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於內空不作大不作小,於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亦不作大不作小;於內空不作集不作散,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不作集不作散;於內空不作有量不作無量,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不作有量不作無量;於內空不作廣不作狹,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不作廣不作狹;於內空不作有力不作無力,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不作有力不作無力。』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由起此想非行般若波羅蜜多。

2017年5月6日 星期六

電影二則

電影二則


心得: 5/3今天5/5三天內看了二次;5/3看到了修行的果實丶依師法的勝利與不依師的過患丶同行善友的助益,更重要的是整部電影的重點:願心及其實踐!
今天看到了聖言的力量及父親在子女的成長過程必須扮演的角色。

2.奇異博士

上次在飛往修士頓的班機上看,看到下飛機前一刻才不捨匆匆下機(還沒播完),結果在機鎗門才發現皮鞋忘了穿…..。最近去上海出差,終於在機上補看完畢。明(5/7)大樓電影室選放此片,可以重頭到尾再完整看一次。
佳句分享:
1. (電影裡的)上師問:你如何接上受損的神經,將骨頭一截一截的裝上去?奇異博士答:多年的學習與鑚硏。(心得:各種佛法的修行法門,跟世間的知識與技能一般,也是要透過不斷的學習與鑚硏,才能有所成就)。
2.放下你的自我,力量就會油然而生。
3.沒有人能掌握死亡。
4.有時必須打破成規,才能成就更偉大的目標。

2017年5月2日 星期二

關於拜懺與無作


1.上師說,透過拜佛可以淨除很多罪障,能拜一拜,就拜一拜,能拜兩拜,就拜兩拜,不能拜的,就稱誦佛名,也可以淨除很多罪障。早晨拜佛,這一天不一樣;天天拜佛,這一生就不一樣!。沒有什麼惡業,經得起(拜懺)窮追猛打。

2.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早晨拜佛,這一天不一樣;天天拜佛,這一生就不一樣!」,以下是我體會的幾點:

2-1 拜懺時與正法相應;每日拜懺,並可養成精進習性。
2-2 拜懺時,拜懺後,心特別輕安,與正法相應的潛意識運做,把今天生活與工作需處理的問題,預先做了一個合適的安排。

2-3 就像明跟暗,光明來了暗自然沒有。我們平常一切時處一定是心對境,心都是隨順著無明。拜懺時與明(正法)相應,無明(煩惱)就沒有。

2-4. 拜懺後,"無作"的影響。若拜懺儀軌相對於"作",則拜懺後之"拜懺無作"增長,故「早晨拜佛,這一天不一樣!」。

5.以上拋磚引玉,歡迎師兄姐也分享拜懺實證的受用與心得,及如何堅持及實踐每日拜懺。

卷第四百六

第二分善現品第六之一 (2025.10.10) 一、摘錄  「復次,善現!譬如外事所有草、木、根、莖、枝、葉及花、果等唯有假名,如是名假不生不滅,唯假施設謂為外事草、木、根等。如是一切唯有假名,此諸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不可得故。如是,善現!若菩薩摩訶薩、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