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課程
一、課程內容:
1、 穿線114-2、114-3講 若對聽眾觀過絕對修不成依止法( 二)
2、 教室長觀懷與奉茶
3、攝類學四種回答練習
隨喜大家珍惜暇滿聞思、應時聽聞,大家共同研討,作師父老師歡喜的事。
二.心得:常行依師法,當對同行觀過時,依上師教誡學習轉念(2023/1/1)。
12/28課程
一、課程內容:
1、 穿線114-2、114-3講 若對聽眾觀過絕對修不成依止法( 二)
2、 教室長觀懷與奉茶
3、攝類學四種回答練習
隨喜大家珍惜暇滿聞思、應時聽聞,大家共同研討,作師父老師歡喜的事。
二.心得:常行依師法,當對同行觀過時,依上師教誡學習轉念(2023/1/1)。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三百七十二<2022.12.27>
初分遍學道品第六十四之七
初分三漸次品第六十五之一
一、摘錄:
1.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者,云何如來於一切法無性為性現等正覺,現等覺已,於一切法及諸境界皆得自在?」
佛言:「善現!如是!如是!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我本修學菩薩道時,無倒修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尋伺寂靜,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入第二靜慮具足住;離喜住捨,正念正知,身受樂聖說應捨,入第三靜慮具足住;斷樂斷苦,先喜憂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靜慮具足住。我於爾時,於諸靜慮及靜慮支,雖善取相而無所執,於諸靜慮及靜慮支都無味著,於諸靜慮及靜慮支都無所得。我於爾時,於諸靜慮以清淨行相無所分別具足安住。我於爾時,於諸靜慮及靜慮支善淳熟已,令心發起神境智證通,亦令心發起天耳智證通,亦令心發起他心智證通,亦令心發起宿住隨念智證通,亦令心發起天眼智證通。我於爾時,於所發起諸智證通,雖善取相而無所執,於所發起諸智證通都無味著,於所發起諸智證通都無所得。我於爾時,於所發起諸智證通,以如虛空見無所分別具足安住。
2.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既思惟已,發趣無上正等菩提,為普救度諸有情故,作漸次業、修漸次學、行漸次行。如過去世諸菩薩摩訶薩發趣無上正等菩提,先修漸次業、學、行故,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是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先應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次應修行淨戒波羅蜜多,次應修行安忍波羅蜜多,次應修行精進波羅蜜多,次應修行靜慮波羅蜜多,後應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1. 試譯: 具壽善現向佛說: 「若是一切世間事物法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以無性(空性)為自性,那如來如何在一切世間事物都是空的狀態下,覺悟到真正平等的佛果智慧;如何在一切世間事物及各種境界中,都能得到自在?」
三、迴向
1.願持誦大般若經(卷372)功德,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同證得一切智智。
初分法湧菩薩品第七十八之二<2022.12.3>
一、緣起:
寶玉班長12/3 Line 貼文:
提醒今晚1920度母讚與般若經共修
(*)連線ZOOM,可容納千人,請踴躍參加。
帳號:ooooooooooo 密碼:xxxxxx
(*)預定流程--前面等待時間播放老師唱誦度母 1.請如偉法師前言提策 2.念誦"聖母度母咒"2遍。 3.唱頌"聖母度母咒二"威猛版5遍。
4.般若經400卷
二、經文摘錄
1. 「法湧菩薩語常啼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執光影有來去者,當知彼人愚癡無智,若謂如來、應、正等覺有來有去,亦復如是當知是人愚癡無智。何以故?善男子!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不可以色身見,夫如來者即是法身。善男子!如來法身即是諸法真如、法界,真如、法界既不可說有來有去,如來法身亦復如是無來無去。
2. 「『又,善男子!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說一切法,如夢所見,如變化事,如尋香城、光影、響、像、幻事、陽焰,皆非實有。若於如是諸佛所說甚深法義不如實知,執如來身是名是色、有來有去,當知彼人迷法性故,愚癡無智流轉諸趣受生死苦,遠離般若波羅蜜多,亦復遠離一切佛法。若於如是諸佛所說甚深法義能如實知,不執佛身是名是色,亦不謂佛有來有去,當知彼人於佛所說甚深法義如實解了,不執諸法有來有去、有生有滅、有染有淨。由不執故能行般若波羅蜜多,亦能勤修一切佛法,則為鄰近所求無上正等菩提,亦名如來真淨弟子,終不虛受國人信施,能與一切作良福田,應受世間人天供養。
「『復次,善男子!如大海中有諸珍寶,如是珍寶非十方來,亦非有情於中造作,亦非此寶無因緣生,然諸有情善根力故,令大海內有諸寶生。是寶生時,依因緣力和合故有,無所從來,是寶滅時,於十方面亦無所去,但由有情善根力盡令彼滅沒。所以者何?諸有為法,緣合故生,緣離故滅,於中都無生者滅者,是故諸法無來無去。諸如來身亦復如是,於十方面無所從來,亦非於中有造作者,亦不可說無因緣生,然依本修淨行圓滿,為因緣故,及依有情先修見佛業成熟故,有如來身出現於世,佛身滅時,於十方面亦無所去,但由因緣和合力盡即便滅沒,是故諸佛無來無去。
「『復次,善男子!譬如箜篌,依止種種因緣和合而有聲生。是聲因緣,所謂槽、頸、繩、棍、絃等人功作意,如是一一不能生聲,要和合時其聲方起,是聲生位無所從來,於息滅時無所至去。善男子!諸如來身亦復如是,依止種種因緣而生。是身因緣,所謂無量福德智慧,及諸有情所修見佛善根成熟,如是一一不能生身,要和合時其身方起,是身生位無所從來,於滅沒時無所至去。善男子!汝於如來、應、正等覺無來去相應如是知,隨此道理於一切法無來去相亦如是知。
「『善男子!若於如來、應、正等覺及一切法,能如實知無來無去、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定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善巧方便,必得無上正等菩提。』
3. 「爾時,法湧菩薩摩訶薩告常啼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宣說般若波羅蜜多。』
「常啼白言:『唯然願說,我等樂聞!』
「法湧菩薩告常啼言:『善男子!一切法平等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平等。一切法遠離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遠離。一切法不動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不動。一切法無念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念。一切法無畏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畏。一切法無懼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懼。一切法一味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一味。一切法無際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際。一切法無生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生。一切法無滅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滅。太虛空無邊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大海水無邊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妙高山無邊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妙高山嚴好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嚴好。如太虛空無分別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分別。
初分結勸品第七十九
4. 佛告慶喜:「我以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對今大眾付囑於汝,汝應受持。我涅槃後,乃至一字勿令忘失。如是般若波羅蜜多,隨爾所時流布於世,當知即有諸佛世尊現住世間為眾說法。慶喜!當知若有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恭敬聽聞、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如說修行、如理思惟甚深義趣、書寫流布、為他解說,復以種種上妙花鬘、塗散等香、衣服、瓔珞、寶幢、幡蓋、伎樂、燈明,及餘種種珍奇雜物,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當知是人常見諸佛恒聞正法修諸梵行。」
三、迴向
18宗03 11/30(三)
摘要:
善知識所指示的就是我們從來沒有看過的一個世界,那個世界就是我們的心。心裡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全都是搞不清楚的時候就應該一看、再看,再觀察、再觀察。你認真地觀察自己的心的時候,你那些「你委屈我、冤枉我」的感覺就不見了。
初分遍學道品第六十四之四<2022.11.27>
一、摘錄:
1.「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應觀布施波羅蜜多若應行若不應行,不可戲論故不應戲論;應觀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若應行若不應行,不可戲論故不應戲論。
2.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應觀如是等一切法及諸有情,皆不可戲論故不應戲論。
「何以故?善現!以一切法有性不能戲論,有性無性不能戲論,無性有性不能戲論,無性無性不能戲論。有性離有無性法不可得,若能戲論、若所戲論,若戲論處,都無所有。
3.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云何觀一切法皆無戲論?」
佛言:「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色無自性,觀受、想、行、識無自性。若法無自性則不應戲論,是故色無戲論,受、想、行、識亦無戲論。
4.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一切菩薩摩訶薩行無自性,觀永斷一切煩惱習氣相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無自性。若法無自性則不應戲論,是故一切菩薩摩訶薩行無戲論,永斷一切煩惱習氣相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無戲論。
「善現!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行無戲論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達一切法無自性故皆無戲論,便入菩薩正性離生。」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皆無自性亦無戲論而可得者,菩薩摩訶薩用何等道得入菩薩正性離生?為用聲聞道?為用獨覺道?為用佛道耶?」
5. 「如是,善現!菩薩摩訶薩於一切道皆遍修學得圓滿已,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既證無上正等菩提,以果饒益諸有情類。」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一切道相,若聲聞道、若獨覺道、若諸佛道。於佛道中,諸菩薩摩訶薩云何當起道相智道?」
佛言:「善現!諸菩薩摩訶薩應起一切淨道相智。」
「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當起一切淨道相智?」
「善現!若諸行、狀、相能顯發起淨道相智,是菩薩摩訶薩遍於如是諸行、狀、相皆現等覺,現等覺已,如實為他宣說、開示、施設、建立,令諸有情得無倒解,如應趣向利益安樂。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應於一切音聲語言皆得善巧,用此善巧音聲語言,遍為三千大千世界諸有情類宣說正法,令知所聞皆如谷響,雖有解了而無執著。
6.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以如是道,安立有情。若有情類應得預流果者,以預流果法而安立之;應得一來果者,以一來果法而安立之;應得不還果者,以不還果法而安立之;應得阿羅漢果者,以阿羅漢果法而安立之;應得獨覺菩提者,以獨覺菩提法而安立之;應得無上正等菩提者,以無上正等菩提法而安立之。
「善現!是名菩薩摩訶薩所應發起諸道相智。*菩薩摩訶薩修學如是道相智已,於諸有情種種界性、種種隨眠、種種意樂皆善悟入。既悟入已,隨其所宜為說正法,皆令獲得利益安樂,無空過者。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訶薩善達有情諸根勝劣,如實了知諸有情類往還生死,心、心所法趣向差別。
「善現!諸菩薩摩訶薩應行如是諸道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善現!一切聲聞所應學道,一切獨覺所應學道,一切菩薩摩訶薩所應學道,如是一切菩提分法,皆為般若波羅蜜多所攝受故。」
二、心得&整理
1.“菩薩摩訶薩修學如是道相智已,於諸有情種種界性、種種隨眠、種種意樂皆善悟入”。此句說明:修學道相智已,比較容易悟入有情心中在想什麼?
2. 戲論,戲言,只是度救眾生方便說說而已? 勝義諦非戲論,而世俗諦是戲論?
三、迴向
卷第三百六十五
初分實說品第六十二之三<2022.09.04>
初分巧便行品第六十三之一
一、經文摘要
1.
波羅蜜多已圓滿故,由一剎那相應妙慧證得如來一切相智
2.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修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時,於此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能修行者、由此修行、及修行處,尚不觀無,況觀為有!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隨證得一切智智時,於此一切智智能隨證得者、由此隨證得、及隨證得處,尚不觀無,況觀為有!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訶薩常作是念:『諸法皆以無性為性,如是無性,本性自爾,非佛所作,非獨覺作,非聲聞作,亦非餘作。以一切法皆無作者,離作者故。』」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豈不諸法離諸法性?」
佛言:「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諸法無不離諸法性。」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離法性者,云何離法能知離法若有若無?何以故?世尊!無法不應能知無法,有法不應能知有法,無法不應能知有法,有法不應能知無法。世尊!如是一切法皆無知為性,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顯示諸法若有若無?」
佛言:「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隨世俗故顯示諸法若有若無,非隨勝義。」
「世尊!世俗、勝義為有異不?」
「不也!善現!非異世俗別有勝義。何以故?善現!世俗真如即是勝義,諸有情類顛倒妄執,於此真如不知不見,菩薩摩訶薩哀愍彼故,隨世俗相顯示諸法若有若無。復次,善現!諸有情類於蘊等法起實有想不知非有,菩薩摩訶薩哀愍彼故,分別諸法若有若無,如何當令彼有情類知蘊等法皆非實有。善現!諸菩薩摩訶薩應行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三、迴向
願跟誦大般若經(卷365)功德,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同證得一切智智。
第二分外道品第三十三<2022.08.28>
第二分天來品第三十四之一<2022.09.04續>
一、緣起:
寶玉班長8/21 Line 貼文:
【大般若經共修 活動辦法💎】
🔸時間:每週日晚上八點
🔹誦經網址:https://www.youtube.com/c/nhgybf
8/21(日)晚上八點,歡迎上線和法師一起誦經。
每次只要15分鐘,絕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喔!
二、經文摘錄<2022.09.04>
1.
爾時,佛告天帝釋言:「憍尸迦!我不說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但有如前所說功德。何以故?憍尸迦!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具足無邊勝功德故。憍尸迦!我亦不說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惟,廣為有情宣說流布,及能書寫種種嚴飾,復以無量上妙花鬘、塗散等香、衣服、瓔珞、寶幢、幡蓋、諸妙、珍奇、伎樂、燈明而為供養,諸善男子、善女人等但有如前所說功德。何以故?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不離一切智智心,以無所得為方便,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惟,廣為有情宣說流布,或復書寫種種嚴飾,復以無量上妙花鬘乃至燈明而為供養,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成就無量殊勝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知見蘊。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當知如佛。何以故?受持過去、未來、現在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無上道故,決定趣向佛菩提故,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窮盡故,超過聲聞、獨覺地故。
2.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四眾中宣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心無怯怖不為一切論難所伏。何以故?憍尸迦!彼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加祐故。又此般若波羅蜜多祕密藏中,具廣分別一切法故,所謂善法、非善法、有記法、無記法、有漏法、無漏法、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為法、無為法、聲聞法:獨覺法、菩薩法、如來法,諸如是等無量百千差別法門皆入此攝。又由如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等善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故,都不見有能論難者,亦不見有所論難者,亦不見有所說般若波羅蜜多。以是故,憍尸迦!此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是般若波羅蜜多大威神力所護持故,不為一切異學論難及諸怨敵之所屈伏。
三、迴向
願跟誦大般若經(卷429)功德,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同證得一切智智。
第二分眾德相品第七十六之四<2022.06.19>
一、緣起:
(摘自寶玉班長2022/6/17 18宗03中正line通知)
《為疫情為確診家人一起誦經關懷迴向~》法人學苑執行長教室長等都非常關心此次疫情對同學及家人的影響,我們特別發起邀請同學一起來誦經祈福,應同學希求,我們六月份每周日晚持續誦經。
誦經時間---6/19,6/26周日晚上1900--2115。
誦經流程—
1.前行恭誦21度母讚,密集瑪
2.誦經意樂提策---上師,如偉法師
3.般若經471卷
4.藥師經一部
5.迴向
二、 摘錄
1. 「是菩薩摩訶薩自於諸法無所執著,亦能教他於諸法中無所執著,謂於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無所執著,亦於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無所執著,亦於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無所執著,亦於空、無相、無願解脫門無所執著,亦於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無所執著,亦於真如乃至不思議界無所執著,亦於苦、集、滅、道聖諦無所執著,亦於八解脫乃至十遍處無所執著,亦於極喜地乃至法雲地無所執著,亦於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無所執著,亦於五眼、六神通無所執著,亦於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無所執著,亦於無忘失法、恒住捨性無所執著,亦於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無所執著,亦於一切菩薩摩訶薩行無所執著,亦於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無所執著,亦於一切智智無所執著。是菩薩摩訶薩無執著故,於一切處皆得無礙。
*是菩薩摩訶薩無執著故,於一切處皆得無礙。
第二分善達品第七十七之一
2.「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何等為名?何等為相?」
佛告善現:「名唯是客,唯假施設,表所顯義,謂此名色、受、想、行、識,此名眼處乃至意處,此名色處乃至法處,此名眼界乃至意界,此名色界乃至法界,此名眼識界乃至意識界,此名為男,此名為女;此名為小,此名為大;此名地獄,此名傍生,此名鬼界,此名為人,此名為天;此名善法,此名非善法;此名有記法,此名無記法;此名有漏法,此名無漏法;此名世間法,此名出世間法;此名有為法,此名無為法;此名預流果,此名一來果,此名不還果,此名阿羅漢果,此名獨覺菩提;此名一切菩薩摩訶薩行,此名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此名異生,此名聲聞,此名獨覺,此名菩薩,此名如來。
「善現!如是等一切名,為表諸義唯假施設故,一切名皆非實有。諸有為法亦但有名,由此無為亦非實有,愚夫異生於中妄執。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悲願薰心,方便善巧教令遠離,作如是言:『名是分別妄想所起,亦是眾緣和合假立,汝等於中不應執著,名無實事自性皆空,誰有智者執著空法?』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為諸有情說遣名法。
「善現!是謂為名。相有二種,愚夫異生於中執著。何等為二?所謂色相及無色相。云何(別本有一「名」字)色相?謂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自性皆空,愚夫異生分別執著謂之為色,是名色相。無色相者,謂諸所有無色法中,愚夫異生取相分別生諸煩惱,名無色相。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教諸有情遠離二相,復教安住無相界中,雖教安住無相界中,而不令其墮二邊執,謂此是相、此是無相。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令諸有情遠離諸相,行無相界而無執著。」
3. 「善現當知!若菩薩摩訶薩學一切法無相、無念、無作意時,常能增長所行善法,所謂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若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若空、無相、無願解脫門,若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真如乃至不思議界,若苦、集、滅、道聖諦,若八解脫乃至十遍處,若極喜地乃至法雲地,若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若五眼、六神通,若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若無忘失法、恒住捨性,若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若成熟有情、嚴淨佛土,諸如是等一切佛法,皆由學無相、無念、無作意而得增長。所以者何?諸菩薩摩訶薩除空、無相、無願解脫門,更無有餘要所學法。何以故?善現!三解脫門總攝一切妙善法故。所以者何?空解脫門觀一切法自相皆空,無相解脫門觀一切法遠離眾相,無願解脫門觀一切法遠離所願,諸菩薩摩訶薩依此三門,能攝一切殊勝善法,離此三門,所應修學殊勝善法不得生長。
三、迴向
願持誦大般若經(卷471)功德,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同證得一切智智。初分多問不二品第六十一之四 <2022.01.22>
一、摘錄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謂此是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此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屬彼。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一切法無執著故,便能引發般若波羅蜜多,亦能引發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一切法無執著故,便能安住內空,亦能安住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心得: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對"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此法門若有體會,應當知此體會亦是因緣所致,此法門並無自性,故不應執著此法門,謂此法門是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此法門"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屬彼(菩薩摩訶薩)。
二丶迴向
願持誦大般若經(卷354)功德,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同證得一切智智。
第二分成辦品第四十八<2020.09.06>
第二分船等喻品第四十九之一<2022.01.15>
一、恭錄:
1.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為大事故出現世間,為不可思議事故出現世間,為不可稱量事故出現世間,為無數量事故出現世間,為無等等事故出現世間。」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為大事故出現世間,乃至為無等等事故出現世間。何以故?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成辦布施波羅蜜多,亦能成辦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能成辦內空,亦能成辦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無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能成辦真如,亦能成辦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能成辦苦聖諦,亦能成辦集、滅、道聖諦;能成辦四靜慮,亦能成辦四無量、四無色定;能成辦八解脫,亦能成辦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能成辦四念住,亦能成辦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能成辦空解脫門,亦能成辦無相、無願解脫門;能成辦三乘十地,亦能成辦菩薩十地;能成辦五眼,亦能成辦六神通;能成辦如來十力,亦能成辦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能成辦三十二大士相,亦能成辦八十隨好;能成辦無忘失法,亦能成辦恒住捨性;能成辦一切陀羅尼門,亦能成辦一切三摩地門;能成辦預流果,亦能成辦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能成辦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亦能成辦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能成辦一切智,亦能成辦道相智、一切相智。
心得:
1). 本卷第444, 第二分成辦品第四十八之內容, 似與卷310, 初分辦事品第四十三之一/之二相似。
2).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為大事故出現世間,乃至為無等等事故出現世間。何以故?因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成辦一切法。
2.
「善現!如剎帝利灌頂大王,威德自在降伏一切,以諸國事付囑大臣,端拱無為,安隱快樂。如來亦爾,為大法王,威德自在降伏一切,以聲聞法、若獨覺法、若菩薩法、若諸佛法,皆悉付囑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由此般若波羅蜜多,皆能成辦一切事業。是故,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為大事故出現世間,乃至為無等等事故出現世間。
心得: 如來將諸佛法,皆悉付囑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3.
「復次,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於色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受、想、行、識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眼處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耳、鼻、舌、身、意處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色處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聲、香、味、觸、法處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眼界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耳、鼻、舌、身、意界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色界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聲、香、味、觸、法界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眼識界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耳、鼻、舌、身、意識界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眼觸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耳、鼻、舌、身、意觸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地界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水、火、風、空、識界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無明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布施波羅蜜多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乃至於般若波羅蜜多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內空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乃至於無性自性空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真如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乃至於不思議界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苦聖諦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集、滅、道聖諦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四靜慮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四無量、四無色定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八解脫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四念住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乃至於八聖道支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空解脫門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無相、無願解脫門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三乘十地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菩薩十地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五眼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六神通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如來十力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乃至於十八佛不共法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三十二大士相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八十隨好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無忘失法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恒住捨性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一切陀羅尼門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一切三摩地門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預流果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乃至於獨覺菩提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一切菩薩摩訶薩行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一切智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道相智、一切相智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
心得: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於諸法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
4.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於色無取無執,於受、想、行、識亦無取無執,乃至於一切智無取無執,於道相智、一切相智亦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
佛告善現:「於意云何?汝頗見色可取可執不?頗見受、想、行、識可取可執不?乃至頗見一切智可取可執不?頗見道相智、一切相智可取可執不?」
善現對曰:「不也!世尊!不也!善逝!」
佛言:「善現!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善現!我亦不見色可取可執,不見受、想、行、識可取可執,乃至不見一切智可取可執,不見道相智、一切相智可取可執,由不見故不取,由不取故不執。由此因緣,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於色無取無執,於受、想、行、識無取無執,如是乃至於一切智無取無執,於道相智、一切相智亦無取無執。
「善現!我亦不見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有正等覺法、如來法、自然覺法、一切智法可取可執,由不見故不取,由不取故不執。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都不見有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有正等覺法、如來法、自然覺法、一切智法可取可執,由此因緣無取無執。是故,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於色若取若執,不應於受、想、行、識若取若執,如是乃至不應於一切智若取若執,不應於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取若執,亦不應於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有正等覺法、如來法、自然覺法、一切智法若取若執。」
心得:
為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於諸法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 因為不見諸法可取可執,由不見故不取,由不取故不執。由此因緣,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於諸法無取無執。
5.
爾時,欲色界諸天眾俱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最為甚深,難見難覺,不可尋思超尋思境,寂靜微妙審諦沈密,極聰慧者乃能了知。若諸有情能深信解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當知彼曾供養過去無量諸佛,於諸佛所發弘誓願多種善根,事多善友,已為無量善友攝受,乃能信解如是般若波羅蜜多。若有得聞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深生信解,當知彼類即是菩薩,定得無上正等菩提。世尊!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諸有情類,一切皆成隨信行、隨法行、第八、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彼所成就若智若斷,不如有人一日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忍樂思惟,稱量觀察。是人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成就忍,勝彼智斷無量無邊。何以故?諸隨信行若智若斷,乃至獨覺若智若斷,皆是已得無生法忍諸菩薩摩訶薩忍少分故。」
爾時,佛告諸天眾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諸隨信行、若隨法行、第八、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所有智斷,皆是已得無生法忍諸菩薩摩訶薩忍之少分。天眾當知!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暫聽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聞已信解、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是善男子、善女人等速出生死證得涅槃,成就如來正等覺智,勝求二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遠離般若波羅蜜多,學餘經典若經一劫若一劫餘。所以者何?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廣說一切微妙勝法,諸隨信行、若隨法行、第八、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菩薩摩訶薩皆應於此精勤修學,隨所願求皆速究竟所作事業,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此學,已證、正證、當證無上正等菩提。」
時,諸天眾俱發聲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是大波羅蜜多,是不可思議波羅蜜多,是不可稱量波羅蜜多,是無數量波羅蜜多,是無等等波羅蜜多。世尊!諸隨信行、若隨法行、第八、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皆於如是甚深(別本有「般若」二字)波羅蜜多,精勤修學,速出生死,證無餘依般涅槃界。一切菩薩摩訶薩眾皆於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精勤修學,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入無餘依般涅槃界。世尊!雖諸聲聞、獨覺、菩薩皆依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精勤修學,各得究竟所作事業,而是般若波羅蜜多無增無減。」
爾時,欲界、色界天眾說是語已歡喜踊躍,於此般若波羅蜜多深生信樂,頂禮佛足右遶三匝辭佛還宮,去會未遠俱時不現。
心得: 一切菩薩摩訶薩眾皆於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精勤修學,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入無餘依般涅槃界。
6.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深生信解,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是菩薩摩訶薩從何處沒來生此間?」
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訶薩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深生信解,書寫、受持、讀誦、修習、如理思惟、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常隨法師請(別本有作「諮」者)問義趣,若行、若立、若坐、若臥無時暫捨,於新生犢不離其母,乃至未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有義趣,究竟通利,能為他說,終不捨離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及說法師。善現當知!是菩薩摩訶薩從人中沒來生此間。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訶薩先世已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聞已受持、讀誦、修習、如理思惟,復能書寫眾寶嚴飾,又以種種上妙花鬘、塗散等香、衣服、瓔珞、寶幢、幡蓋、伎樂、燈明,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由此善根離八無暇,從人趣沒還生人中,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深生信解,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時,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頗有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殊勝功德,供養承事他方如來、應、正等覺,從彼處沒來生此間,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深生信解,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無懈倦不?」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有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殊勝功德,供養承事他方如來、應、正等覺,從彼處沒來生此間,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深生信解,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無懈倦心。所以者何?是菩薩摩訶薩先從他方無量佛所,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深生信解,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無懈倦心,彼乘如是善根力故,從彼處沒來生此間。
「復次,善現!有菩薩摩訶薩從睹史多天眾同分沒來生人中,彼亦成就如是功德。所以者何?是菩薩摩訶薩先世已於睹史多天慈氏菩薩摩訶薩所,請問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義趣,彼乘如是善根力故,從彼處沒來生人中,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深生信解,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無懈倦心。
「復次,善現!有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雖於先世得聞般若波羅蜜多乃至布施波羅蜜多,而不請問甚深義趣,今生人中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其心迷悶、猶豫、怯弱,或生異解,難可開悟。
「復次,善現!有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雖於先世得聞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而不請問甚深義趣;雖於先世得聞真如乃至不思議界,而不請問甚深義趣;雖於先世得聞苦、集、滅、道聖諦,而不請問甚深義趣。今生人中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其心迷悶、猶豫、怯弱,或生異解,難可開悟。
「復次,善現!有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雖於先世得聞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而不請問甚深義趣;雖於先世得聞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而不請問甚深義趣;雖於先世得聞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而不請問甚深義趣;雖於先世得聞空、無相、無願解脫門,而不請問甚深義趣;雖於先世得聞三乘、菩薩十地,而不請問甚深義趣。今生人中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其心迷悶、猶豫、怯弱,或生異解,難可開悟。
「復次,善現!有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雖於先世得聞五眼、六神通,而不請問甚深義趣;雖於先世得聞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而不請問甚深義趣;雖於先世得聞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而不請問甚深義趣;雖於先世得聞無忘失法、恒住捨性,而不請問甚深義趣;雖於先世得聞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而不請問甚深義趣;雖於先世得聞菩薩摩訶薩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而不請問甚深義趣;雖於先世得聞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而不請問甚深義趣,今生人中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其心迷悶、猶豫、怯弱,或生異解,難可開悟。
「復次,善現!有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雖於先世得聞般若波羅蜜多,亦曾請問甚深義趣,或經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而不如說精進修行。今生人中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設經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其心堅固無能壞者,若離所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尋便退失心生猶豫。何以故?善現!是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於先世得聞般若波羅蜜多,雖亦請問甚深義趣,而不如說精進修行故,於今生若遇善友慇懃勸勵,便樂聽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若無善友慇懃勸勵,便於此經不樂聽受。彼於般若波羅蜜多,或時樂聞、或時不樂、或時堅固、或時退失,其心輕動進退非恒,猶如輕毛隨風飄轉。當知如是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發趣大乘經時未久,未多親近真善知識,未多供養諸佛世尊,未曾受持、讀誦、書寫、思惟、演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善現當知!是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未學般若波羅蜜多乃至布施波羅蜜多,未學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未學真如乃至不思議界,未學苦、集、滅、道聖諦,未學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未學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未學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未學空、無相、無願解脫門,未學三乘、菩薩十地,未學五眼、六神通,未學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未學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未學無忘失法、恒住捨性,未學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未學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未學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善現當知!是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新趣大乘,於大乘法成就少分信敬愛樂,未能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為他演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善現!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若不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為他演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若不以般若波羅蜜多乃至布施波羅蜜多攝受有情,乃至若不以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攝受有情,是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不為般若波羅蜜多乃至布施波羅蜜多之所守護,乃至不為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之所守護。是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不能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乃至布施波羅蜜多,乃至不能隨順修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由此因緣墮聲聞地、或獨覺地。何以故?是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於深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為他演說,亦不能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攝受有情,不能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不為般若波羅蜜多之所守護,乃至不為一切相智之所守護,由此因緣墮聲聞地、或獨覺地。」
心得: 須依般若波羅蜜多精進修行,須以般若波羅蜜多攝受有情。
第二分船等喻品第四十九之一<2022.01.15>
7.
「復次,善現!譬如商人無巧便智,船在海岸未具裝治,即持財物安置其上,牽著水中速便進發。當知是船中道壞沒,人船財物各散異處,如是商人無巧便智,喪失身命及大財寶。如是,善現!有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設於無上正等菩提有信、有忍、有清淨心、有勝意樂、有欲勝解、有捨精進,若不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則便遠離般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如是乃至遠離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當知如是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中道衰敗,喪失身命及大財寶,喪身命者謂墮聲聞或獨覺地,失財寶者謂失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當知!譬如商人有巧便智,先在海岸裝治船已,方牽入水知無穿穴,後持財物置上而去,當知是船必不壞沒,人物安隱達所至處。如是,善現!有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若於無上正等菩提有信、有忍、有清淨心、有勝意樂、有欲勝解、有捨精進,復能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便不遠離般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乃至不遠離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由是因緣常為諸佛及諸菩薩摩訶薩眾攝受護念。當知如是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終不中道衰耗退敗,超聲聞地及獨覺地,成熟有情、嚴淨佛土,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心得:
(1).以「商人有巧便智,先在海岸裝治船已,方牽入水知無穿穴,後持財物置上而去,當知是船必不壞沒,人物安隱達所至處」喻「能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
(2).須依般若波羅蜜多精進修行,須以般若波羅蜜多攝受有情,才能疾證無上正等菩提。般若波羅蜜多似應在實行與實踐中修學與修行。
二、迴向
願持誦大般若經(卷444 第二分船等喻品第四十九之一)功德,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同證得一切智智。
第二分東北方品第四十三之二<2022.01.09>
一、緣起:
祈願正法久住-傳燈誦經團般若經東北方品共修-邀請您共襄盛舉!!
共修法會日期:2022年1月9日 (星期日)
臺灣時間:20:00-21:10
傳燈寺時間:08:00-09:10
主法和尚:傳燈分院 性威法師
共修內容:《般若經》第二會第439卷
共修後,猛力祈求回向。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al8jUoW2ng
Zoom:https://zoom.us/j/96735971041
會議號碼:96735971041
回饋單連結:https://forms.gle/b6NnyTDwxTeie7FB7
二、摘錄:
1. 爾時,尊者善現復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是大寶聚。」
2. 爾時,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是清淨聚。」
3. 「又,舍利子!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若能書寫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種種莊嚴,受持、讀誦,當知是輩於此般若波羅蜜多深生信解,能以種種上妙花鬘、塗散等香、衣服、瓔珞、寶幢、幡蓋、伎樂、燈明,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常為如來、應、正等覺佛眼觀見識知護念,由是因緣定當獲得大財、大勝利、大果、大異熟。
4.佛言:「舍利子!我涅槃後,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法欲滅時,於東北方雖有無量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而少得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深生信樂,其心不驚、不恐、不怖亦無憂悔,復能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為他演說。舍利子!彼善男子、善女人等聞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其心不驚、不恐、不怖亦無憂悔,深生信樂,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甚為希有。何以故?舍利子!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已曾親近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無量如來、應、正等覺及諸菩薩摩訶薩眾,請問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義趣。
「舍利子!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不久定當圓滿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不久定當圓滿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不久定當圓滿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不久定當圓滿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不久定當圓滿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舍利子!彼善男子、善女人等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護念故,無量善友所攝受故,殊勝善根所任持故,為欲利樂多眾生故,求趣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舍利子!我常為彼諸善男子、善女人等說一切相智相應之法,過去如來、應、正等覺亦常為彼諸善男子、善女人等,說一切相智相應之法。由此因緣,彼善男子、善女人等後生復能求趣無上正等菩提,亦能為他如應說法,令趣無上正等菩提。舍利子!彼善男子、善女人等身心安定,諸惡魔王及彼眷屬尚不能壞求趣無上正等覺心,何況其餘樂行惡者毀謗般若波羅蜜多,能阻其心令不精進求趣無上正等菩提!
三、迴向
願持誦大般若經(卷439)功德,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同證得一切智智。
01/08 上午聽聞摘要:
1.依止師長,聽聞正法與持戒,是同一件事情。
2.做師所喜,令師及十方諸佛歡喜,可以得到師長及十方諸佛對修行的加持。
3.即時只是對別人的一個微笑,都是利他,都在實踐大乘佛法。
一、如得法師廣供意樂提策:
(一)自己認識到生命的不足;
(二)認識到我現在所做的價值,讓我生命不足的地方可以填補,
(三)面對這些不足,你會覺得很想改善的心,
二丶「總結」很重要!總結的方法:總結像對自己觀功念恩,
第二分眾德相品第七十六之四<2021.01.02>
一、誦經緣起:
福智僧團 2022 年 1 月份的例行誦經超薦法會,將在今天 1/2 (日) 上午 9 點開始 ‼️ 邀請大家和法師一起恭誦《大般若經》第 471 卷https://youtu.be/cYqgGb3P15M <陳怡如師姐於Line”南13春07”群組通知>
* 二、真如老師開示,誦大般若經的動機:
1.為什麼會在苦難的輪迴中,被生死的種種痛苦所繫縛?就是因為無始劫來造了和無明相應的業,所以一直在這個生死的大鐵城裡邊沉淪,從無始時來到現在都沒有出去過,要從這個可怕的輪迴中造出離的業,"首先要觀待自己,做每件事情的動機",誦經丶拜佛丶早晚課,乃至用齋丶乃至睡眠,都是要觀待自己的發心。
* 2.誦般若經從究竟的意義上,我們要發一個,為了:
* 究竟地離開所有的痛苦;
* 究竟地得到所有清淨的快樂的心。
我為什麼要有一個這樣的發心呢?因為無始劫來,如母般的有情,都和我一樣沉溺在生死輪迴中。這個生死輪轉是非常冤枉的丶是非常不正常的、是很顚倒的 ,那麼它的顚倒性要把它徹底轉過來 ,就要從做每一件事情的發心上開始調整。
3.為了解脫和我一樣沉溺在痛苦中的所有的如母有情的苦難,我必須去迅速地成佛。那麼一定要積聚成佛的資糧,找到成佛的因,要生起出離心丶菩提心、空性,用這樣的意樂,來接下來開始我們的誦經法會。
二、摘錄:
1.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若色等法與真法界、真如、實際無有異者,云何世尊施設黑業有黑異熟,謂感地獄、傍生、鬼界?施設白業有白異熟,謂感人、天?施設黑白業有黑白異熟,謂感一分傍生、鬼界及一分人?施設非黑非白業有非黑非白異熟,謂感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佛告善現:「我依世俗,施設如是因果差別,不依勝義,以勝義中不可說有因果差別。所以者何?勝義諦理諸法性相不可分別、無說、無示,如何當有因果差別?
善現當知!於勝義諦,色乃至識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眼處乃至意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色處乃至法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眼界乃至意界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色界乃至法界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眼識界乃至意識界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眼觸乃至意觸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2. 佛告善現:「於意云何?愚夫異生為如實覺世俗、勝義二諦理不?若如實覺二諦理者,彼亦應有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及佛無上正等菩提。然諸愚夫異生不如實覺世俗、勝義故,無聖道、無修聖道,不可施設有諸聖果分位差別。唯諸聖者能如實覺世俗、勝義故,有聖道、有修聖道,由斯得有聖果差別。」
3. 佛言:「不也:善現當知!非修聖道能得聖果,亦非不修聖道能得聖果,非離聖道能得聖果,亦非住聖道中能得聖果。所以者何?於勝義諦,道及道果、修與不修不可得故。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雖為有情施設聖果種種差別,而不分別在有為界或無為界施設聖果分位差別。」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若不分別在有為界或無為界施設聖果分位差別,云何如來、應、正等覺說斷三結名預流果,薄欲貪、瞋名一來果,斷順下分五結永盡名不還果,斷順上分五結永盡名阿羅漢果,知所有集法皆是滅法名獨覺菩提,永斷煩惱習氣相續名佛無上正等菩提?世尊!我當云何知佛所說甚深義趣,謂不分別在有為界或無為界施設聖果分位差別?」
4. 「如諸如來、應、正等覺所變化者,雖行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而於彼果不受不住,唯為有情般涅槃故,如是乃至雖行一切智智,而於彼果不受不住,唯為有情般涅槃故。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一切法若善若非善、若有記若無記、若有漏若無漏、若世間若出世間、若有為若無為,皆無執著亦無所礙。所以者何?善達諸法如實相故。」
第二分善達品第七十七之一
5.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不能通達皆如幻化、都非實有,不應經於三無數劫為諸有情修菩薩行嚴淨佛土、成熟有情。以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如實通達皆如幻化、都非實有,是故經於三無數劫為諸有情修行六種波羅蜜多,廣說乃至成熟有情、嚴淨佛土、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如幻、如夢、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尋香城、如變化事,所化有情住在何處,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救拔令出?」
佛告善現:「所化有情住在名、相虛妄分別,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從彼名、相虛妄分別救拔令出。」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何等為名?何等為相?」
佛告善現:「名唯是客,唯假施設,表所顯義,謂此名色、受、想、行、識,此名眼處乃至意處,此名色處乃至法處,此名眼界乃至意界,此名色界乃至法界,此名眼識界乃至意識界,此名為男,此名為女;此名為小,此名為大;此名地獄,此名傍生,此名鬼界,此名為人,此名為天;此名善法,此名非善法;此名有記法,此名無記法;此名有漏法,此名無漏法;此名世間法,此名出世間法;此名有為法,此名無為法;此名預流果,此名一來果,此名不還果,此名阿羅漢果,此名獨覺菩提;此名一切菩薩摩訶薩行,此名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此名異生,此名聲聞,此名獨覺,此名菩薩,此名如來。
「善現!如是等一切名,為表諸義唯假施設故,一切名皆非實有。諸有為法亦但有名,由此無為亦非實有,愚夫異生於中妄執。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悲願薰心,方便善巧教令遠離,作如是言:『名是分別妄想所起,亦是眾緣和合假立,汝等於中不應執著,名無實事自性皆空,誰有智者執著空法?』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為諸有情說遣名法。
「善現!是謂為名。相有二種,愚夫異生於中執著。何等為二?所謂色相及無色相。云何(別本有一「名」字)色相?謂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自性皆空,愚夫異生分別執著謂之為色,是名色相。無色相者,謂諸所有無色法中,愚夫異生取相分別生諸煩惱,名無色相。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教諸有情遠離二相,復教安住無相界中,雖教安住無相界中,而不令其墮二邊執,謂此是相、此是無相。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令諸有情遠離諸相,行無相界而無執著。」
6. 「復次,善現!若諸法中有毛端量實法相者,則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一切法不應覺知無相、無念,亦無作意無漏相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安立有情於無漏法,以諸無漏法皆無相、無念、無作意故。
「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安立有情於無漏法,乃名真實饒益他事。」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若一切法真無漏性無相、無念、無作意者,何緣世尊於諸經中數作是說:此是有漏法,此是無漏法;此是世間法,此是出世間法;此是有為法,此是無為法;此是有諍法,此是無諍法;此是流轉法,此是還滅法;此是聲聞法,此是獨覺法;此是菩薩法,此是佛法耶?」
7. 「善現!云何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如實知想相?謂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如實知想猶如陽焰水不可得,渴愛因緣妄起此想,發假言說。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如實知想相。
「善現!云何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如實知想生滅?謂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如實知想生時無所從來、滅時無所至去,雖無來無去而生滅相應。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如實知想生滅。
「善現!云何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如實知想真如?謂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如實知想真如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染無淨、無增無減,常如其性不虛妄、不變易故名真如。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如實知想真如。
四、迴向
願持誦大般若經(卷471)功德,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同證得一切智智。第二分無所有品第二十一之二 <2021.12.31~2022.1.1>
一、緣起:
12/31晚上會誦般若經419卷跨年,11:20開始誦經。
<奚瑞秀師姐於Line”南13春07”群組通知>
1.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乃至佛十力亦無所有。佛十力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佛十力、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2. 「復次,善現!如涅槃界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大乘亦爾,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由此因緣故作是說:猶如虛空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大乘亦爾,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
「復次,善現!汝說『又如虛空無來無去無住可見,大乘亦爾,無來無去無住可見。』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所以者何?善現!以一切法無來無去亦復不住。何以故?善現!以一切法若動若住不可得故,由此因緣,大乘亦無來處、去處、住處可得。所以者何?善現!色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受、想、行、識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善現!色本性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受、想、行、識本性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善現!色真如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受、想、行、識真如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善現!色自性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受、想、行、識、自性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善現!色自相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受、想、行、識自相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何以故?善現!色乃至識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動若住不可得故。
3. 「復次,善現!有為界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無為界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善現!有為界本性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無為界本性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善現!有為界真如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無為界真如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善現!有為界自性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無為界自性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善現!有為界自相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無為界自相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何以故?善現!有為界、無為界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動若住不可得故。
「善現!由此因緣,故說大乘無來無去無住可見,猶如虛空。
4.(續3) 「復次,善現!汝說『又如虛空前、後、中際皆不可得,大乘亦爾,前、後、中際皆不可得;三世平等超出三世,故名大乘。』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所以者何?善現!過去世過去世空,未來世未來世空,現在世現在世空,三世平等三世平等空,超出三世超出三世空,大乘大乘空,菩薩菩薩空。何以故?善現!空無一、二、三、四、五等差別之相,是故大乘三世平等超出三世。
「善現!此大乘中,等不等相俱不可得,貪離貪相俱不可得,瞋離瞋相俱不可得,癡離癡相俱不可得,慢離慢相俱不可得,如是乃至善非善相俱不可得,有記無記相俱不可得,常無常相俱不可得,樂及苦相俱不可得,我無我相俱不可得,淨不淨相俱不可得,欲界出欲界相俱不可得,色界出色界相俱不可得,無色界出無色界相俱不可得。何以故?善現!此大乘中諸法自性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過去色過去色空,未來現在色未來現在色空;過去受、想、行、識過去受、想、行、識空,未來現在受、想、行、識未來現在受、想、行、識空。
「善現!空中過去色不可得。何以故?過去色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過去色可得!善現!空中未來現在色不可得。何以故?未來現在色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未來現在色可得!善現!空中過去受、想、行、識不可得。何以故?過去受、想、行、識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過去受、想、行、識可得!善現!空中未來現在受、想、行、識不可得。何以故?未來現在受、想、行、識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未來現在受、想、行、識可得!
三、迴向
第二分善現品第六之一 (2025.10.10) 一、摘錄 「復次,善現!譬如外事所有草、木、根、莖、枝、葉及花、果等唯有假名,如是名假不生不滅,唯假施設謂為外事草、木、根等。如是一切唯有假名,此諸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不可得故。如是,善現!若菩薩摩訶薩、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