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卷第一百二十七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一百二十七
<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二十五>105.11.13


1.  若能如是供養般若波羅蜜多,身心無倦、身樂心樂、身輕心輕、身調柔心調柔、身安隱心安隱

經文:
「復次,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若能如是供養般若波羅蜜多,身心無倦、身樂心樂、身輕心輕、身調柔心調柔、身安隱心安隱,繫心般若波羅蜜多,夜寢息時無諸惡夢,唯得善夢。   「謂見如來、應、正等覺身真金色,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圓滿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聲聞、菩薩前後圍繞,身處眾中。聞佛為說諸法(1)


2.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欲得如是現世功德,應發一切智智心,以無所得為方便,於此般若波羅蜜多,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惟、解說、書寫、廣令流布。


經文: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見如是類諸善夢相,若睡若覺身心安樂,諸天神等益其精氣,令彼自覺身體輕便,由是因緣不多貪染飲食、醫藥、衣服、臥具,於四供養其心輕微,如瑜伽師入勝妙定,由彼定力滋潤身心,從定出已,於諸美膳其心輕微,此亦如是。何以故?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三千大千世界并餘十方無邊世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聲聞、菩薩、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具大神力勝威德者慈悲護念,以妙精氣冥注身心,令其志勇體充盛故。   「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欲得如是現世功德,應發一切智智心,以無所得為方便,於此般若波羅蜜多,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惟、解說、書寫、廣令流布。

3.  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無取無捨、無增無減、無聚無散、無益無損、無染無淨。

經文:
爾時,舍利子謂天帝釋言:「憍尸迦!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既不可取,無色、無見、無對、一相,所謂無相,汝云何取?所以者何?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無取無捨、無增無減、無聚無散、無益無損、無染無淨。如是般若波羅蜜多,不與諸佛法,不捨異生法;不與菩薩法,不捨異生法;不與獨覺法,不捨異生法;不與聲聞法,不捨異生法;不與無為界,不捨有為界。如是般若波羅蜜多,不與諸法(1)。」



4.  般若波羅蜜多與諸如來、應、正等覺平等無二無二分故。

經文:
「世尊!若見如來、應、正等覺,若見所寫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此二功德平等無異。何以故?如是般若波羅蜜多與諸如來、應、正等覺平等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若有如來、應、正等覺住三示導,為諸有情宣說正法,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譬喻、論議;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此般若波羅蜜多,受持、讀誦、廣為他說,此二功德平等無異。何以故?若彼如來、應、正等覺,若三示導,若所宣說十二分教,皆依般若波羅蜜多而出生故。

1.諸法:
1. 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2. 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3.
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4.
苦聖諦,集、滅、道聖諦
5.
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6.
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7.
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8.
空解脫門,無相、無願解脫門
9.
五眼,六神通
10.
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11.
無忘失法,恒住捨性
11.
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相微妙智
13.
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14.
菩薩摩訶薩
15.
無上正等菩提

2016年11月6日 星期日

卷第一百九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一百九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七<105.11.06>
一、{{"Xi"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或安住,註1)"Aj”波羅蜜多;以"Yi"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Aj"波羅蜜多。}j=1~14}i=1~n}
1).A1A2A3前加安住,餘修習。
  2).
109卷,n=5
  3).n=14
,第109卷至第120卷。
  4).Xi為第i項之第一個名相,Yi為第i項之第2個以後之名相集合。
(Xi, Yi)=
1.  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若
2.  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3.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4.苦聖諦,集、滅、道聖諦
5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6.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7.
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8.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9.空解脫門,無相、無願解脫門
10.五眼,六神通
11.
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12.無忘失法,恒住捨性
13.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14. 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15.
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
16.獨覺菩提
17.一切菩薩摩訶薩
18.無上正等菩提

5.Ai
1. 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2. 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3.
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4.
苦聖諦,集、滅、道聖諦
5.
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6.
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7.
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8.
空解脫門,無相、無願解脫門
9.
五眼,六神通
10.
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11.
無忘失法,恒住捨性
11.
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相微妙智
13.
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14.
菩薩摩訶薩
15.
無上正等菩提

卷第四百六

第二分善現品第六之一 (2025.10.10) 一、摘錄  「復次,善現!譬如外事所有草、木、根、莖、枝、葉及花、果等唯有假名,如是名假不生不滅,唯假施設謂為外事草、木、根等。如是一切唯有假名,此諸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不可得故。如是,善現!若菩薩摩訶薩、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此...